News

2025年5月24—25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在北京召开第二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五次(扩大)会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吴骊珠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交叉科学部主任汤超院士主持会议,副主任付雪峰介绍有关情况。
陈鹏教授课题组和王初教授课题组通过持续的深入合作,开发了融合“机器学习与生物正交剪切反应”的蛋白质活体激活技术,实现了“邻近脱笼”策略从活细胞向活体动物的突破。
天文学家通过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列探路者 (ASKAP)捕捉到一个颠覆认知的宇宙信号——编号ASKAP J1832?0911的长周期射电暂现源 (LPT)不仅展现出10-20 Jy的超强射电脉冲,更首次被检测到同步的X射线辐射,两者均呈现精确的44.2分钟周期性。这个神秘天体的辐射特性完全不同于已知银河系内任何致密天体,其射电与X射线光度呈现高度协同变化,峰值亮度达到惊人的10 33 erg s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团队针对椎间盘退变 (IVDD)中内质网应激 (ERS)的分子机制展开研究,发现PERK/NOXA/MCL-1信号轴通过促进髓核细胞 (NPCs)凋亡和细胞外基质 (ECM)降解加剧IVDD。该研究首次揭示NOXA在ERS诱导的IVDD中的关键作用,为靶向NOXA治疗椎间盘退变提供新策略,发表于《Cell Death Discovery》。
在当代全球冲突研究中,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悖论逐渐浮现:当枪炮声停止后,平民的苦难是否真的结束?传统观点认为战争结束意味着福祉改善,但阿富汗的现状却呈现截然不同的图景。这个饱经战火的国家在2021年美军撤离后,民众心理状态反而跌入更深的谷底。这一反常现象直接挑战了主流心理学理论——特别是基于欧美大学生样本建立的"可持续幸福模型" (Sustainable Happiness ...
研究背景 南美洲的人口历史如同一幅被时光模糊的画卷,而哥伦比亚高原作为连接中美洲与南美洲的“基因走廊”,其古代人群的遗传信息长期缺失。此前研究揭示了美洲原住民源自2万年前东亚与西伯利亚人群的混合,并在北美分化为南北两支谱系,其中南支(southern Native ...
为解决结核病(TB)诊断与治疗难题,研究人员聚焦 PET/CT 成像技术在抗 TB 药物开发中的应用。通过评估 [1?F] FDG 等示踪剂,发现其可监测 MTb 感染病理变化,为 TB 药物研发提供新方向,助力优化治疗方案。
研究人员报道了一例罕见的10岁儿童磨牙区侧向牙周囊肿 (LPC)病例。这项研究通过临床检查结合影像学特征,证实了LPC作为发育源性牙源性囊肿的非炎症特性,拓展了低龄患者LPC的诊疗认知,为儿童口腔颌面部囊肿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新参考。
胃癌 (GC)作为全球第四大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生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这项横断面研究聚焦伊朗西北部地区,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了50例胃癌组织、50例非恶性胃组织及50例对照组织中的EB病毒 (EBV)和JC病毒 (JCV)感染情况。
在代谢性疾病肆虐的现代社会中,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 (MASH)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却仍缺乏FDA批准的特效药物。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
【编辑推荐】为探究白质高信号(WMH)负荷与皮质下灰质(SGM)体积的关联及认知老化机制,研究人员对 178 名健康老年人行多变量网络分析与中介模型验证。发现 WMH 相关 SGM 萎缩模式,且年龄通过该模式经加工速度影响多认知域,为血管性认知损伤提供新视角。
研究也指出未来需深入探究的方向: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转化、内陆淡水系统的气溶胶化潜力,以及长期低剂量暴露的健康效应。随着气候变化加剧风暴频率,污水溢流事件增多,这项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为制定海岸带综合管理政策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